媒体报道

忠诚 敬业 感恩 超越Fidelity / Dedicated / Feel grateful / Transcend

媒体报道| 国际商报: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的新洪城大市场样板

添加时间:2017年12月21日 下午2:36 浏览:765

     新洪城大市场从单一的线下模式向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转变,从单一的销地型市场向产销一体化的市场模式转变,从扶持本土商户向扶持赣派产业、赣派品牌的转变。
     新洪城大市场将赣派文化、创意产业、电子商务、企业总部、国际商务、现代物流、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生活居住等城市服务功能集于一体,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批发市场业态,而是融合众多功能的城市综合体。新洪城大市场建成后,除了发挥诸多服务功能外,还将成为城市新地标、消费新商圈、旅游新景观、商务新中心。

       在江西南昌,谈起洪城大市场,无人不知。这家诞生于1994年的大市场,拥有经营商户1.3万户、从业人员5万余人,带动就业8万余人。在洪城大市场,有不少失地农民通过设摊卖货,成为有身价的老板;有不少下岗职工通过做生意办起了自己的公司并使之成为雇用众多员工的企业;有不少小商户通过代理外地品牌发展起自己的品牌,如今已成为所在行业的领军企业。洪城大市场是投资兴业的沃土。2016年洪城大市场交易额达312亿元,市场内聚集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资源,成为江西南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为南昌甚至整个江西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质量提升阶段,中国许多城市的功能定位发生变化,洪城大市场像诸多位于大城市中的批发市场一样,面临着被疏解的命运。“但被疏解并不意味着要被淘汰。”江西洪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如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批发市场从业者要有行业自信。因为批发市场这种业态曾经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促进作用。今后中国经济无论怎样发展,解决百姓就业问题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而批发市场业态在解决就业方面具有显著功效。新洪城市场建设及功能调整,就是要为关系民生的批发市场疏解探索出新的路径,做出一个可供行业借鉴的样板。

商户与市场凝心聚力新洪城和谐搬迁底气十足

     2015年10月28日,新洪城大市场商铺业态定位确认及租赁意向协议签订工作全面展开,启动首日即得到了商户的积极响应。为了讨个好彩头,不少商户一大早就赶到登记现场抢铺。刘如强告诉记者,对于搬迁到新洪城市场,商户很认可,目前99%的商户都签署了进驻新洪城市场的合同。“新洪城大市场开业时,有望出现全国范围内批发市场最和谐搬迁的场景。”刘如强很欣慰地说道。
     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中,批发市场的搬迁是令许多地方政府和市场管理者头疼的难题。因为一个批发市场就是一个社会,批发市场里从业人员结构复杂,涉及面又很广,一个店铺关系到一个家庭甚至几个家庭的生活。正因为这项工作做起来很艰难,如果采取过于简单、粗爆的做法,会给批发市场搬迁留下很多隐患。一些城市在疏解批发市场时甚至出现一些不和谐现象。
     但刘如强对洪城市场的和谐搬迁信心满满。“我们的底气来自于商户抱团,商户能与市场同进退”。而商户和市场能做到凝心聚力,主要是洪大集团在新洪城项目选址前广泛听取了商户意见。
作为江西全省乃至全国的商贸市场龙头,新洪城大市场建设和商铺业态定位牵动着每一位商户的心。刘如强告诉记者,对于新洪城大市场业态细分定位,市场建设者洪大集团与各业态商户代表多次进行了深入沟通和充分探讨,按照“划行规市,分类经营”原则,对业态进行细分,以实现市场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合理分布。沟通到位,让商户能更早地看清自己的未来,从而更加支持新洪城的建设。
     除了沟通到位获得商户的支持外,新洪城市场的出现也顺应了商户经营升级的需求。洪城老市场发展20年,周边道路拥堵,硬件亟待更新。老市场的发展受限,已经成为商户们的共识。借老市场搬迁的机会,调整自己经营产品的档次和品牌,不少商户都有这样的想法。
     另外,商户们对新洪城市场的信心,除了对新市场本身的认可外,还对洪大集团这个大家庭有着深厚的感情。20年来,洪城大市场与广大商户之间建立起很强的信赖关系。

交易模式大变产业促进作用增强

     新洪城大市场是个“巨无霸”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吸纳商户2万余户、生产企业2000余家、孵化赣派品牌上千个,帮助15万人实现就业,市场年交易额近960亿元,年创税收超10亿元。刘如强向记者描绘着宏伟蓝图。为了实现这一蓝图,新洪城大市场要颠覆自己,交易模式要大变。为此,新洪城大市场确立了从单一的线下模式向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转变,从单一的销地型市场向产销一体化的市场模式转变,从扶持本土商户向扶持赣派产业、赣派品牌的转变。
     全国许多商品交易市场都做了电商,但做得成功的不多。刘如强表示,新洪城市场做电商要做得更接地气。他详细描述道,未来新洪城大市场将在全市场覆盖无线网络,推广电子支付,实现无现金交易。同时,搭建一个更好、更快、更安全的交易平台,将市场内所有交易数据储存在市场的数据中心,并利用数据分析,为商户提供消费变化与趋势,满足市场商品对消费升级和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帮助商户做大做强。
     全国的专业市场大多属于二级批发市场,洪城老市场也属这类,是典型的单一销地型市场,做的是转手买卖。刘如强表示,新洪城市场要改变“二传手”的角色定位,要向产销一体化市场转变。而要实现这一转变并不容易。为此,洪大集团与一些在外地办厂和有意向办厂的前店后厂模式的企业谋求合作,已与1000多家这样的企业签约。
     近年江西承接全国产业转移取得的成果,也为新洪城市场向产销一体化市场转变创造了条件。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例,“十二五”期间,江西省纺织服装行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销效益连创历史新高,在全国的排位迅速前移,已成为全国第六大服装主产区、全国第八大纺织主产区。截至2015年底,江西拥有鸭鸭、回圆、深傲、绿冬丝科、恩达、井竹6个中国驰名商标。

     江西南昌小蓝工业园区离新洪城市场只有几公里,入驻小蓝工业园区的许多企业就是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发展起来的。这些企业希望产品快速得到分销,品牌快速得到传播。新洪城市场的定位调整契合了这些企业的需求。刘如强告诉记者,有很多入驻小蓝工业园区的企业与洪大集团签了协议,要入驻新洪大市场。同时,也有很多老洪城市场的商户在升级时,不满足代理别人的产品,回过头来入驻小蓝工业园区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现在,在小蓝工业园开厂、在新洪城开店成为一种模式。刘如强认为,厂店互动很便捷,不仅利于提高商户的能力,还能有效促进新洪城市场升级。因为如果完全没有产业支撑,在当下颠覆性消费模式下,批发市场会越来越落伍。刘如强透露,未来新洪城市场将不再是以往的二级批发销地型市场,而是转变为具有设计研发、生产加工、市场交易等功能的综合性产业链市场,实现市场商品的标准化、个性化、品牌化,成为覆盖全省乃至全国的综合类商品交易市场。新洪城大市场还将从扶持本地商户向扶持赣派产业、赣派品牌转变。为了扶持本地商户不断做大做强,实现其经营管理的转型升级,新洪城大市场将对商户的产业及品牌同时进行扶持,并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市场商品质量管理体系和追溯体系,对市场相关产业及品牌进行监督、检测和引导,帮助商户成功转型。

转型为商旅文综合体集城市服务功能于一体

      电子商务颠覆了传统商业习惯和消费方式。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纯粹照搬原来的模式肯定是不可行的。刘如强认为,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可以借鉴转型成功的实体零售的一些做法,增加现代元素和服务业态,转型商旅文综合体,以聚集人气,留住客流。
      除了商贸业态,新洪城大市场增加了旅游、餐饮、酒店、办公楼、休闲娱乐等业态。刘如强告诉记者,全国的批发市场有一个共同特性,就是早上特别繁忙,但下午与晚上却非常冷清,留不住人。增加这些业态的出发点是让人愿意来,来了还呆得住。这样商户的生意才会好,商户才稳得住。为此,新洪城市场把现代城市综合体有的业态都引进来,让贸易与旅游、休闲、商务相互兼容。
     刘如强特别介绍了其中要打造的长薪文化旅游城,这是一条长1.2公里的全地下商街,将利用高科技手段做屋顶天幕,商街上将汇聚赣派特色商品、传统手工艺、博物馆、文创业态等,建成后将成为吸引游客的一个景点。刘如强认为,长薪文化旅游城在国内是个创新。因为国内有很多地下商业街,但大多做得不成功。主要原因是,地下商街大多是由人防工程改造的,宽度拓宽不了,层高不高,人在里面比较压抑。而且大多数地下商街以销售百货等商品为主,服务业态和人文景观少。

      除了商贸外,新洪城大市场将赣派文化、创意产业、电子商务、企业总部、国际商务、现代物流、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生活居住等城市服务功能集于一体,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批发市场业态,而是融合众多功能的城市综合体。新洪城市场建成后,除了发挥诸多服务功能外,还将成为城市的新地标、消费新商圈、旅游新景观、商务新中心。

 

相关内容

新闻推荐

  • img

    新洪城大市场

    关注微信服务号

  • img

    洪品荟

    线上商城